AI · 2025-06-02

机器人非得“像人”吗?人类最需要看清自己

“如果你想要一个机器人来清洁地毯、打扫厨房或客厅,你真的希望它看起来像人类吗?那样我可能会害怕。”近期,阿里巴巴集团董事长蔡崇信的发言,引发了关于机器人发展方向的讨论。这种声音并非对技术的否定,虽然人形机器人近年来备受关注,但在成本、技术成熟度以及实际应用场景等方面仍然面临诸多挑战。

因此,我们有必要对当前技术发展路径进行反思——过度执着于让机器模仿人类,是否忽略了技术本应拥有的更广阔可能性?在这个用算法、算力决定大部分事情的时代,人类的核心竞争力将如何体现?

机器人,越来越像人

为期四天的第五届Beyond国际科技创新博览会刚刚在澳门落下帷幕,DoNews受邀来到现场,一大明显的感受是,机器人真可谓无处不在。

开幕式上,Beyond两位联合创始人贺建东与卢刚博士,就借助两位具身机器人代表自己产生现场对话。卢刚表示,人形机器人是今年全球科技领域的一大热点,“选择这样的方式开场,正是展示了展会非常愿意去尝试一些新的、更有趣的互动方式。”

当然,更加直观的感受还需要走进会场。在场馆入口处,你就可以听到一段机器人音乐会:一位坐在扬琴前弹奏《菊花台》,一位随着音乐律动在一旁伴舞。

机器人非得“像人”吗?人类最需要看清自己

图源:DoNews摄

据了解,这两位“音乐大师”来自杭州和璇智能机器人有限公司,团队主要聚焦音乐演奏机器人方向,目前已承接多场大型活动。

再往会场深处走,你还可以看到机器人在线发牌。当有人问它“可以和我玩骰子吗?”,机器人边快速摁下按钮,围观群众小小感受了一把浓厚的澳门风情。

机器人非得“像人”吗?人类最需要看清自己

这位机器人是来自智平方科技的“爱宝”,智平方科技作为深圳机器人“十三太保”之一,以通用具身机器人大脑为核心,软硬一体,在2023年初创后短短一年多时间,便设计出多款不同场景、不同功能的人形机器人。

此外,还有能够现场制作咖啡的机器人(机械臂),化身陪练的机械臂,以及会和人互动交流、倒立行走的各种人形、自足机器人。

机器人非得“像人”吗?人类最需要看清自己

机器人非得“像人”吗?人类最需要看清自己

遍布娱乐场、酒店、奢侈品店的澳门也“凑起热闹”,散发出全新的科技气息。与此同时,远在1000多公里外的杭州,正举办着一场机器人拳击赛。

5月25日晚,由央视主办的“CMG世界机器人大赛·系列赛——机甲格斗擂台赛”正式打响。四个1.3米高的机器人由博主、投资人等非专业选手操控,打了十二回合后,一位叫“AI策算师”的机器人赢得了冠军。

比赛期间,主持人多次强调这场格斗赛仅仅是“科普展示赛”。而展示背后,实则是一场公开的技术验证秀。

DoNews在一些视频片段中注意到,比赛每回合两分钟,这些机器人在人类遥控操作之下,暴露出很多问题。

比如主动攻击的机器人反而扑空,失去稳定性倒地;比如两“人”在比拼中意外卡住,无奈靠人力将其分开。而且参赛的不少机器人都有“皮外伤”,部分宇树G1的金属外壳留下了深浅不一的划痕……

专家介绍,这些问题其实暴露出机器人当前动态控制、感知延迟等问题,同时也展现出抗冲击性、多模态感知与快速恢复能力。

机器人非得“像人”吗?人类最需要看清自己

图源:央视截图

机器人非得“像人”吗?人类最需要看清自己

目前,人形机器人赛道正被按下加速键。2025年4月,北京举办了全球首个人形机器人半程马拉松,8月将举办首届人形机器人运动会。

广发证券表示,机器人技术正在从实验室走向实际应用,尤其在拥有明确需求的垂直行业中,具备较强的落地基础。随着技术的持续进步,特别是在感知、决策和运动控制等核心领域的突破,人形机器人有望进一步拓展至更多复杂场景,从而打开更大的市场空间。